“宽疾计划”,给无助病患一片晴空

来源:福建日报,https://github.com/GoBelieveIO/im_service/tree/habibi 


外国留学生也关注“宽疾计划”。

参与者在认真地折千纸鹤。

福建省立医院临终关怀科医护人员、社工到晚期肿瘤患者家庭做临终探访。

  编者按:去年11月,福建日报推出报道《医务社工,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详见2018年11月25日福建日报第10版),关注我省医务社工的生存状况,呼吁加速推进医务社工工作。文章引起了各界强烈反响,福建省社会工作者联合会成立了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去年底,省社工联与福建省正荣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宽疾计划”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培养一支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队伍,建立起专业的医疗公益救助体系,稳定持续地为陷入困境的病人及家属提供经济、心理、社会关系等服务,弥补当前医院医疗人文服务不足的现状,让病人在治疗期间感受到温暖、陪伴与支持。

  “医务社工所承担的职责非常重要,无论是国家政策背景还是现实需求,都将医务社工制度推到了台前。”福建省社会工作者联合会秘书长徐若兰说道,“这一计划对于我省医务社工的发展是一剂强心剂。”

  3月2日—3日,“宽疾计划”项目在福建医科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夏学院、闽江学院、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阳光学院等8所高校和福建省立医院发起公益路演,并举办筹款活动,旨在唤醒公众对医务社工工作的认可。

  活动承办方之一,省社工联医务社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助困公益协会秘书长林斌透露,筹款活动主题为“每折出一只千纸鹤,就能为无助病患带来一份希望”。参与者只要领取折纸,每折一只千纸鹤,便由爱心企业、基金会向“宽疾计划”捐赠1元。截至目前,活动吸引了超过3万名师生、医护人员和普通群众参与,已线下筹款约4万元、线上筹款3.2万元。

  多方合力,构建人才培育和项目发展网络

  正荣公益基金会项目专员郑光焰表示,“宽疾计划”项目名称源自《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赈)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宽疾释义就是使病者宽心,安于养病,与医务社工的目标一致,因此采用了这一名称。”他还透露,项目的LOGO是千纸鹤,取美好祝福之意。

  作为关注医务社工的专项公益计划,“宽疾计划”希望借助省社工联医务社工专委会的专业性,由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福建省医务志愿者协会等牵头,广泛联合医疗部门、社工机构和慈善基金会,做好医疗救助、精神慰藉、资源链接及愈后社会回归的工作;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推动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逐步建立一个覆盖福建省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及项目发展网络。

  如何让社会公众、医疗系统充分了解医务社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年,“宽疾计划”将推出线上线下一系列路演推广活动,邀请公众人物拍摄公益宣传片,将于本月中旬在福州地铁等公共场合播放。“千纸鹤”活动也是推广活动中的一项。

  此外,今年暑假,省社工联还将带领由一线工作者、医疗系统代表等组成的研学团赴香港游学参观。省社工联医务社工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副主委王卫平教授表示,当前,专业能力不足、制度体系不健全是医务社会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香港的医务社工政策制度、运作体系较为完备,福建省内的医务社工和相关人士外出学习,拓宽视野,可以更好地提供专业服务,回应患者需求,也能为医务社工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氛围。

  在福建,已经有一批团队与个人利用自身的专业与影响力,走进医院,走近家庭,为白血病儿童、贫困癌症晚期患者、唇腭裂儿童、脑卒中患者提供医疗救助、临终关怀、照顾支持、家庭探访、病房陪伴等服务,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和反响。

  “这些热心人像萤萤之光、星星之火一样散落福建各地,虽然有了点点微光,但影响力仍然有限。我们想把这星星点点的微光聚合起来,将这火与光放大,温暖照亮更多病苦中的家庭。”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副主任许丽英透露,项目组已经从中遴选出3个精品医务社工项目,将在3月的国际社工日向社会进行正式推介。

  落点医院,探索驻院医务社工服务模式

  推出精品项目,这是为医务社工“入院”之路扫清障碍。获得身份认同,展示工作成效,他们需要医院的认可和配合。

  据悉,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家医院作为试点单位,将分别实施《“病房教室”项目》《“病床支持”项目》以及《脑卒中照顾者支持计划》。这些项目整合了社会组织、医院和高校资源,依托福建助困公益协会、福建省立医院临终关怀科、福州市台江区榕晨社工服务中心,联合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工作系师生,针对白血病儿童家庭、肿瘤科病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三个群体进行医务社工服务模式的探索。

  福建助困公益协会在协和医院开展的“病房教室”儿童舒缓疗护项目,旨在为白血病儿童家庭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舒缓治疗支持服务。

  在“病床支持”项目中,福建省立医院临终关怀科将在肿瘤内科、肿瘤外科全面开展支持工作,将原先的晚期肿瘤患者和家庭的临终探访延伸到院内支持,打造入院关怀、病情告知技巧、社会救助讲解、兴趣小组、知识讲座、医患沟通、志愿者陪伴服务、特殊节日惊喜、出院计划等一系列服务链条。

  “时时刻刻不能离开患者”背后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及消耗的精力,再加上对照顾的手法和技巧也有一定的要求,中风患者的照顾者所要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身体更来自内心。2018年,福州市台江区榕晨社工服务中心启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院神经内科脑卒中照顾者的支持计划,将在患者全人全家支持方面进行探索。

  目前,他们已经在神经内科启动“一周一讲”活动,组织照顾者学习简单易懂、容易上手的脑卒中基础康复知识和减压训练。此外,支持性服务、挖掘照顾者领袖、建立照顾者互助小组等工作也在持续推动。

  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省社工联医务社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谭卫华表示,三个试点项目在服务深度上有所突破,从居家临终探访延伸为居家探访、医院病床支持和全人全家支持等全方位支持。“我们希望三个项目经过孵化可以成为示范点,不仅可以培育实操人才,探索运作模式,助力医疗系统搭建起医务社工的制度框架。还希望能够向更多的医疗机构复制,让他们认可和接纳医务社工。”

  “计划只是一个开始,只有社会、企业、高校联动,聚沙成塔,给无助病患一片晴空,才能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郑光焰说道,“我们欢迎更多的社会公益基金会、爱心企业加入到支持的队伍中来。”

  福建省立医院临终关怀科医护人员、社工到晚期肿瘤患者家庭做临终探访。(记者 张颖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