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新生(完整资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

石墙黛瓦、又见炊烟,

每个都市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看不见的故乡”。

古村落有着时间沉淀的韵味,

是人们心灵深处对乡愁的寄托。

而坐落于福州闽侯的关中村,正象征着1500年历史的八闽古村落

它们大多隐映在青山绿水之间,贯穿着望族大户的荣辱兴衰,

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建筑特色。

然而,时代变迁中的古村落,却因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

被疯长的荒草、腐朽的木头、突发的火灾而摧毁。


    洪清安,75岁,是镇上的教师,退休之后他回到了关中村。不仅对村庄的历史、掌故如数家珍,还拿出他和村里的人制作的手写版本的“村志”,让我们一睹村庄的风俗民情。

根据村志记载,关中村在宋朝初年隶属于怀安县兴城里,最早的居民是跟随闽王王审知从河南固县迁入,还有的村民从长乐江田迁入。“关中是一个好地方,整个村落东南靠山,西方有两条溪水,大溪发源于福州三叠井,小溪水发源于古响,大小溪水在白石洋汇入大溪后向南而去,由荆溪流入闽江。”据介绍,说在两溪交汇的地方叫‘桥亭潭’,古时候村民们集资在潭水旁边修建了大坝,并且题写了石碑,小溪水还流过一条金石结构的桥,可是在解放后被一场特大洪水冲倒,现在改名为水流桥。


    “白石洋地形像一条鲤鱼,他的头在里店村尾,尾巴当时在下料村头。当时没有一条路,人们在中间闯出一条路,铺上石头,变成了鲤鱼开肚,鱼籽洒满溪中,只剩下三粒鱼籽变成三块白石,头、尾、中间各一块,人们在白石上面来往做生意。所以取名为白石。”

    从老人描述中,可以看到关中村历史悠久,村尊师重教风气甚浓。据介绍,关中村的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有才华的人,有人说这里风水好,有人说这里人聪明,而洪清安则把这归因于一种“传承”。


    据村志记载,古时候关中村里店有一个名叫陈目全的人,在屿山坡上建起了一座土木结构的四座三间的房屋,后面两边又盖起了书院。还专门请来了私塾先生,让乡亲子弟接受教育,这是关中村最早的学校,学生们寄宿在书院里,每个月只能回家一次,家长们把米和钱送上。为了纪念陈目全,村民们将这个书院称为“目全大书院”,又叫“文章阁”。就连上京赶考的书生,在路过关源地区的时候都要到“文章阁”临时休息,在月色下他们在一起吟诗作对,谈古论今,第二天才动身上京赴考。


    从明末至今,关中村崇文尚教和的风气没有间断。老一辈的村民的口中还流传着“状元郎”们的名字,以及大家编的顺口溜: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少壮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宅”寻找“宅” 148年传奇,

更是寻找心中的“桃花源”

148年前,稼穑轩第一代主人在青石碑上撰刻下自己的名字;

148年后, 我们的团队在后院的水渠边,

偶然的发现了这块始于“同治丁卯年”的石碑。

 

石碑上刻着“白石”的字样,同时也记录了这个石碑的主人“?男圣金公,赠子松陈公,德配张孺人,德配张孺人”。由于近几十年世态变幻莫测,人们的记忆一再被刷新,村里的人已经无法说清稼穑轩第一代主人与这个石碑之间的故事了。

稼穑轩目前的主人、现年90岁林老伯告诉记者,这栋房子已经有200多年了,他和祖辈都是出生在这栋老宅里。“小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常在宅子里捉迷藏,现在他们多数已经去世了。”说到这里,林老伯语气中透着悲凉。如今的乡村不比往昔。随着大量青壮年进城打工,村庄日益凋零。稼穑轩也和村庄一样,一天天衰败下去。大约在几十年前,一场大火彻底撕裂了稼穑轩和主人之间的关系,原来居住在老宅的十几户人家陆续搬出了老宅,几年前,挨不过家人的劝说,90岁的林老伯也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老宅。


推开老宅老宅斑驳陈旧的木门,上世纪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杂草丛生的院落里,堆放着一些古老的农具,在屋前的细绳上,还晒着一些有些陈旧的衣衫。这个老宅原本是一个有“三进”的大宅,东西两面的厢房目前还保存较为完整,主屋中部的厅堂十分宽敞;主屋右侧的一间房因为火灾已经被烧坍塌,只剩下几根被烧得焦黑的梁柱;穿过主屋西侧与院墙之间的过道,就可以进入后院,后院厢房的左侧已经倒塌,只剩下二层的绣楼。稼穑轩无论是厢房的土夯墙还是主屋的有着浮雕的斗拱,都还显露着年代久远的印记,与现今的建筑材料判若两世。


在来自台湾科技大学建筑学的博士高小倩的眼里,稼穑轩的最大的特色就在两侧的土夯墙以及屋脊。“土夯这门技艺在民间已经处于半失传的状态,这么高的土夯墙,非常考验建筑师傅的技艺;另外,稼穑轩的屋脊翘头很有风格,在老建筑里,屋脊多数是对称的,厢房的屋脊是用压梁压着,而稼穑轩右厢房的屋脊则是一边被压梁压着,另一边翘向天空。这在古民居里很少见。”

“关中村的特色在于民居建筑的群落性。”高小倩说,在关中村的王坑和下料等地有着古建筑群,每一栋古建筑都有着自己的特色,目前很多古建筑经历岁月的沧桑变得破败,斑驳厚重的青石院墙,古朴大气的门庭院洞,房檐砖雕仍能让人深切感受到村子曾经的繁华盛景。“最大问题是历史上的古建筑形式,有的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如大多数院落楼房已被分割得看不出原来的格局,有的因保护不善而坍塌或被烧毁;有的建筑形式已不复存在,有的已荡然无存,有的仅存极少数残留物。”不仅如此,关中村的传统礼仪也在提倡节俭中被逐渐简化。

高小倩认为,如何能在不影响村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对村落古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种曰“稼”,敛曰“穑”。

稼穑二字意味着耕种收获。

在这座百年老宅的周边,你可以寻找到心中的“桃花源”。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晴耕雨读,这个词的灵感取自南阳诸葛“乐躬耕于陇中,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以待天时”。一抹陶渊明“采菊东篱”的淡雅与悠然,便淡淡地融入到这四字之中。


一片竹林,数间老宅,晴天下地耕作,雨天闭门读书,这种田园生活一直都为国人所向往。就像几十棵、几百棵高低参差的树木连成一片或疏或密的树林,关中村就是这样一个由最初的迁来者择地而栖聚族而居就形成的村落,关中村自然环境优美,过去的河里鹅鸭成群、鱼儿嬉戏,春夏农田里绿帐随风起伏,秋天芦花飘荡似雪,好一派恬静的田园景象。

    几乎同中国解决大多数传统村落一样,随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关中村也在经历着变化。“村里的农田不是收益单薄就是已经闲置多年,有的村民举家搬到镇上或者县上,地就租给别人种点菜。”村里的老人们说。


正荣公益基金会创立的“故乡农园”就在关中村,共有农田200亩,林地300亩。农园设立之初,是参照北京小毛驴社区农园的CSA模式,希望通过社会企业的方式来实现食品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的目标,2013年底,故乡农园开始转型成为新农夫创业园。“基金会提供创业平台,鼓励有学识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发展生态有机农业。”正荣公益基金会的项目官员李盼说,平台一开放就引入了“新猪倌”刘继虎和“新农夫”林则忠。刘继虎大学期间学习养殖,他采用生态发酵养殖技术,养殖的生态土猪生长周期长达一年,现在他养的猪肉在福州很有市场,虽然是普通猪肉的3倍,但依旧供不应求;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的林则忠则负责种植生态蔬菜,免去了中间的销售环节,采用直接配送到的方式,将生态有机农产品直接配送到顾客家中。

除了打造“新农夫”,故乡农园还倡导“晴耕雨读”的生活方式。在稼穑轩旁边一栋有200多年历史的大宅,这栋被废弃已久的老宅在正荣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修缮下,已经重获生机,并且承担和传统文化、自然教育、公益性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功能。

 

“新”让建筑在山林中自由地生长

时光流转,风流云散,稼穑轩,这座百年老宅,犹如耄耋老人,向大家诉说着对过去岁月的无限追怀。

 

经过了2个多月的设计,设计师们几易其稿,最终提出了将古民居改造成为一个集合感官体验、建筑游学、自然创作及生命教育的“现代自然教育学堂”。


笔者看到,设计图中对稼穑轩原本的大门进行了保留,并且在大门右侧设计了一个新的矮墙,门头用钢化玻璃加高了一层,弥补了稼穑轩老宅原本外围布局上的不足;主屋旁边被烧毁的一侧,设计图中并没有对其进行重新建造,也是采用钢构的材料进行搭建,作为学堂的教室。

“在我们的设计中,借用到了中国传统四合院的结构和Gaston Bachelard《空间的诗学》的概念。”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设计师黄玮介绍说,原本稼穑轩大门立面的结构略有些“平庸”,考虑到要作为儿童学堂,所以对建筑的外立面进行了改造,加装了一层矮墙之后,工作人员可以走矮墙旁边的侧门,与学生的通道进行了区分,矮墙与厨房相连,这样兼具储物功能。“在外立面设计中,我们将老宅已经破旧的瓦片拼成窗户的形状,这样自然光线透过时,可以产生日月星辰的自然光影效果。而在门口设置了景观石和砂石一些简单的布景,在视觉上进行拉伸,并且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和故事。”


对于原本已经烧毁的房间,设计师索性保持尚未倒塌的墙体的原貌从底部对其进行加固,采用钢架的结构将其设计成为一个半开放式的教室。“教室的屋顶是用亚克力透光板和竹子制作而成,这样既满足了教室采光的需要,又根据太阳的位置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光影效果。在教室旁边设计了一个小水池,在下雨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听到雨水敲击屋顶、落在小水池里的雨声。无论是感受大自然带来光影的故事,还是雨水滴落在不同物体表面带来的‘雨滴交响曲’,这些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一种神奇的体验。”黄玮说。



对设计师而言,设计感体现在房屋的功能性中。“我们对老宅进行了‘加减乘除’的改造,保留了老宅的特色,比如说很古老的夯土墙、有一定历史的旧瓦片,同时也加入了一些新的工艺,比如钢架构、导水面这些,采用保留加置换的模式,让老宅原有的味道与现代的气息相融合,让改造后的老宅具有自己特色,又与关中村的整体环境相协调。”

而在设计中,也考虑到关中村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了稼穑轩周围的环境的改造。

 

 

“生”未来,每个人都会爱上的自然体验营 


我们不仅要修复老宅,更希望能让它重焕新生,在这个时代有它自己的存在价值。因此,我们引入了经验丰富的“乐享自然工作室”,运营建成后的现代自然教育学堂。

“自然界里许多美的事物,如果不事先指给孩子们看、讲给孩子们听,他们自己是不会留意的。”乐享自然工作室的负责人林红,曾是一家造价公司的老总。“虽然事业比较成功,可是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林红说,自己的女儿出生后,自己就一直在摸索想要找到一种与传统教育模式不一样的教育。“现在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条件很优渥,几乎每天在与电视、电脑、游戏机亲密接触,他们见到的就是经过加工过的风景,越来越远离蓝天、阳光、花草、动物等大自然因素,认不出各种野花的名字,对大自然的感觉很陌生,很迟钝,时间长了还会造成孩子孤独,偏执、抑郁、焦虑、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麻木等性格,这就是所谓的‘大自然缺失综合征’。”


“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团体精心设计课程和体验活动,通过感官体验、自然游戏、观察记录、自然创作及生命教育等多个方面让大家在自然中体验式学习。”林红说,自然是充满神奇奥妙的课堂,让孩子们在玩乐中接触自然,去体验自然中的真、善、美,去感受那份久违的天与地之间的和谐。

根据不同年龄的孩子,我们安排不同的课程,有观鸟课程,蝌蚪团、萤火虫团和鸿雁团等,在寒假和暑假,还会组织各种冬令营夏令营,甚至是去游学,看国外的小朋友事怎么认识大自然的。”林红说,之前乐享自然工作室曾经在关中村举办过多次活动,包括关注人与大自然的协调统一的朴门永续设计课程、关注萤火虫生存环境的“你好野—栖地守护计划”,对传统食物的制作和传承的“食育”课程。


“自然教育学堂之所以选址在关中村,主要是位于半自然区,没有现代人对深山荒原的恐惧,也不像城市水泥堆砌空气污浊。这里是人们与自然最容易、最直接相处的地方。我们在这里拿到与自然的亲密接触的入门券,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品尝土地给我们最本味的馈赠。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玩泥巴、观鸟、远足、露营、观星、赏萤等等。以体验式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发现、认识、欣赏与我们休戚与共的大地之美,将绿色环保的观念注入到孩子们的心灵,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团队意识。”林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