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公益:在四面城墙里寻求突围和转型|【和平台】观察


在四面城墙里寻求突围和转型

西安公益 |  看jian · 24城


24城第一站,为什么是西安?

从2012年开始,每年秋天我都要去西安出差,因缘际会和一帮靠谱的且有共同价值观的朋友建立了深情厚谊,而24城是一个有待生长的小Baby,充满了各种不确定,需要选择最亲密和信任的伙伴一起探索模式,甚至在试错中积累经验。

也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和认识了一些西安本地公益组织,但说实话并不是很了解他们,不知道他们真实的发展情况,不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经验和思考,所以我很好奇,想要真正地去走近他们。

当然曾经的西安也是三藏师父西天取经的起点,作为一个认定“智慧在民间”的取经团队,显然长安故地是一个最好的出发选择。

在西安的“意外”之旅

24城之所以美妙,就是因为很多东西无法预料,西安之旅既有符合原来设定的,但更多是意外和惊喜。

出发前,我们在北京花了很长时间严密计划,项目方案反复写了四五稿,碰头会开了很多次。所以在推进西安工作时,当没有从蛇头伙伴获得快速反馈时,我们甚至一度很焦虑。按照在北京养成的一线城市思维方式和工作习惯,我们认为凡事应该有周密计划,约人最少提前一周。当我们拨通焦急的电话,临近元宵节才上班的西安伙伴说,“着急啥呢,这不还有好几天呢,淡定”……

怀着未知和忐忑的心情下了火车,心情和西安的天空一片茫然。和三家蛇头伙伴碰完头,和他们的交流及迅速达成的共识,多少疏解了我们的紧张。在二三线城市,小圈子里的人大部分互相熟络,有时候只需要一个电话就能快速约到你想见的人。当我们确定了大概方向,蛇头伙伴们的几个电话,整个行程就都在掌握了。

于是我们开始了早出晚归的走访,那些平静讲述背后的生命能量不断释放,那些机构发展过程中的辗转起伏让人好奇连连,还有本地一众志愿者们丰富的调剂,城市里热情的人们和吃不腻的各样美食,让我们的西安之旅五彩斑斓、活色生香。


我眼中的西安公益

此次西安之行,我们和近60位西安伙伴进行了交流,深度接触了12家机构及其负责人。

走访的机构中除了4家是平台型组织外,剩余8家机构的服务人群基本上都和儿童有关,有的是留守儿童,有的是流动儿童,有的是孤残儿童,有的是孤独症儿童,不知道是和地域特点有关,还是直接面向儿童的工作既容易入手,又可以被社会理解和接受。

西安公益在国内起步比较早,从86年成立的陕西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到99年进入西安的国际计划,再到06年成立的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这些组织曾经引领着西安公益走在国内公益发展前列,很多行业前辈、工作经验乃至发展模式诞生在这里。

但随着国家以社会治理的思路推进社会建设,当越来越多的财富人群关注个人价值实现时,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上公益领域社会创业时,西安作为西部重镇,坐拥诸多高校,而公益事业的发展和本地的房价一样限于徘徊式上升状态,逐步被其他省市超越,尤其是被相邻的其他西部省市,个中原因很复杂,以下仅根据走访观察梳理下我眼中的西安公益现状。

1
生命力旺盛且坚守民间价值立场

和这个城市里的人直爽性格一样,西安的公益组织呈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即便是在我们看来没有“市场价值”的组织依然坚持存在了很多年,即便是我们不太能理解的坚持多年不要任何收入的独立个人依然像“堂吉诃德”样成为了最能影响政府相关决策的本地“榜样”。

绝大部分和我们接触的从业者都在这个行业里工作很多年,多则10年以上,少则3-5年,从63岁的老前辈,到93年的小姑娘,普遍的路径不过是从国际机构到了本土组织。虽然在互联网筹款和社群时代他们暂时还有点消化不了这些炫目的技巧,但扎实的项目操作能力和接地气的工作方法让他们依然能坚守在为服务人群创造改变的民间价值立场。


经过早期创业阶段艰苦卓绝的努力,他们现在能用平静的话语向我们讲述那些故事,但依然能感觉到勃发的生命能量。比如仁爱的庞保良老师,一个有点腼腆的邻家大男孩模样,却有着10多年的从业经历,从在国际机构做项目官员,到后来发起以聚会相亲为主题的志愿者网络,再到以接受一线城市项目执行发温暖包等,然后开始转型注册机构慢慢在地发展项目,在社区里陪伴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因应着形势发展,他们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路径,尽管过程不少困难,但依然倔强地生存下来。

还有像家乐、春天、老兵这样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他们热爱生活、洒脱自如。对了,这个城市的人爱写诗!

2
丰富多元的公益组织生态

虽然走访的大部分机构都和儿童有关,但有的是十几年的国际机构,有的是近几年才不断摸索转型的草根组织,有的是志愿者组织网络式的存在。

这个城市的人很古道热肠,在街头采访时发现除了上了年纪的个别人,大部分人都因为统一动员、朋友同事病难、便捷的互联网支付等原因,通过捐钱送物、在福利院和养老院做志愿者等方式体验和参与过公益,虽然他们并不知道或在意那些钱物最终去了哪里,或者也不想了解他们曾经志愿服务的地方如今的模样,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们参与公益的热情和愿望。


所以一方面西安本地存在着不少经验非常丰富的国际机构比如国际计划、宣明会等和本土组织比如妇源会等,一方面陆续诞生了不少基金会比如陕西纯山教育基金会和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还有近几年因为政府采购不断出现的新型社会组织,当然还有一直不断持续发展的大量的以志愿者形式存在的偏“慈善活动”类的组织或网络比如爱暖人间、029公益、小草乐队等,他们在一个城市并存与发展,彼此也都认识或熟络。

3
在不断探索中转型与蜕变

西安是一个有很多国际发展机构的城市,早年他们带来的资金敲开了本地政府的大门,最鼎盛和辉煌时期,他们在部分地区援助的资金占当地四分之三的财政。随着大国崛起,如今在国外为中国募款越发困难,再加上政府对国际机构的管控,在国内的国际机构都积极寻求策略调整,这一点,在西安体现的非常明显。有的组织在很多年前已经快速实现了本土化,比如由早期居住在西安的外教参与发起的陕西爱加倍儿童养护中心,现在正面临着国内自造血的艰难适应过程,有的也正在积极探索,并小心翼翼地付出一些行动。

西安也有一批早年发展起来的本土组织,早年不用因为资金问题而苦苦求索,因此他们能积累出大量成熟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在参与式社区发展工作领域。而一阵风吹来了政府采购、国内非公募基金会崛起、互联网众筹,他们需要开始重新配置资源,并学会把做好的事情说好听,在这个背景下,有的走的很快,有的还在思索。比如这次和妇源会接触中,原本我以为这是个纯粹的支持性组织,却惊讶发现他们已经将很多项目沉到社区一线,直接面向受助人群开展。比如陕西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从前年开始尝试将项目产品化,并策略性地成功在登陆互联网上筹款,第一年就取得了几百万的显著成效。


还有很多志愿者组织,发展一段时期后,尝试机构化运作,有的已经成功地从普通的“慈善活动”到了项目化运作,走的更远的已经开始尝试产品化筹款,但依然有不少组织感受到了变化,但无法自如地调整身段,甚至有一些志愿者组织有“教主”心态,享受着作为志愿者组织负责人举办活动时召之即来众多同行者的光环和荣耀。

另外老牌机构的负责人已经考虑在向接班人传承,走过了第一代公益人的创业阶段,如何向第二代职业经理人成功交棒,西安的不少老牌组织都已经在行动,毕竟在公益组织工作,永远需要有创业心态,比如拉拉手,这次走访中有幸见到两代负责人向我们袒露传承过程中的心迹。还有不少感受到环境变化的从业者,也囿于大组织复杂的管理体系和决策成本,从国际机构、大的本土机构出来,到本地小机构工作或创业,用之前积累的工作经验来开拓新的发展疆土。

4
是那城墙围住了我们的心吗?

在为西安之行做准备时,一个朋友跟我说,西安人有一种城墙思维,总是固守在自己的小圈子,不愿意开放和人交流合作。我当时只是对他提出的这个概念耳目一新,整个行程结束后,却越发感受到了这个说法的千钧之重。

西安的人很直爽,访谈时即便面对镜头,从家庭、宗教信仰、个人工作和机构发展、甚至对一线城市的吐槽,他们都能坦诚地侃侃而谈,但在和本地其他组织互动交流上,就没有这样开放了。我原来以为是资源上有竞争,后来经过观察也不竟然,甚至同样领域的机构资金来源完全不同,而推动的目标一致,价值观相同,彼此其实也认识,但就是没有意愿和意识去主动互相深入了解彼此,然后看如何能更好的协作与发展。这种不开放也体现在西安公益从业者整体对公益当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不主动参与,对公益行业基本存在的资源、信息的不主动了解和获取。


而已经过了黄金时代的西安公益面临着很多挑战和转型,行走过程中除了对谈中的喜悦,我也能感受到作为创业者们的焦虑、压力甚至孤独,但转身我能听到的是他们对其他伙伴的一些因为距离不够近而产生的负向评价。

或许这是个伪命题,为什么做公益就一定要抱团发展,再说没有清晰边界和治理思维的公益“江湖”,如果没有一个HOLD住全场的老大,如何能在彼此靠近中聚集更大的能量,而不是彼此灼伤?

托克维尔说民情影响了美国民主的发展,我理解不同地域的民情也塑造了本地公益的特点,先行者总是焦虑和不满当下发展的现状,而改变只能靠时间斗转星移和脚下踏实勤干一步步来实现位移。

5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

国际计划,原以为很高冷的国际组织,却是此行中派出了级别最高和规模最大和我们交流的团队,交流过程中几位前辈为我们细细讲述了这个组织的历史由来,以及进入中国的发展情况,以及当下正面临的转型和挑战。这个组织多年积淀的知识和经验,规范的管理和流程,不仅为国内基金会培养了不少于10位的秘书长,而且伴随着这些人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设计项目和产品的能力、工作经验和思维方式等等都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贡献,而且他们开放坦诚,愿意和国内的小伙伴们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技术,这一点尤其让我值得敬佩。

和拉拉手张涛老师的对话非常治愈,在回来的路上我跟取经团团员说,这几年我一直在能量外泄,常有耗竭之感,而和张涛老师一下午的对话非常带感充电有能量。虽然她也讲到了很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甚至是苦难,比如她很多年不接受生活带给她的遭遇,比如她们一开始从互助妈妈的支持小组转变成学校开始收费时面临曾经同行者的责难,比如身体突然吃不消导致不得不放下起伏中的事业,但她洒脱的人生态度,以及面对困难举重若轻乐观的心态感染了我,那些动人的细节和故事,那些爽朗的笑声,至今回响在我脑海里。

西安公益人对一线城市公益的看法

让一线发现一线,24城致力于让资源一线和项目一线对话交流。我们访谈最后,通常都会问大家,有什么话想对一线城市的公益组织和从业者说,即便由于资源归属所限无法说的很透彻,但直爽的西安人大胆直白的谈吐还是让我有些意外。

这些表达中既有因真切帮助产生的感激,也有因为申请资金过程中感受到的压力,还有在人际交往和话语交锋中产生的尊重或不爽。一线城市通过实打实的资金支持、陪伴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掌握行业话语权的方式和二三线城市一起建立了公益行业的生态链,并向项目一线传递他们对这个行业的定义。

有两个一线城市资助性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被着重提到,其中一位被提到的频率尤其高,而呈现的评价却两级分化,90后公益创业者非常欣赏这位的自律精进,并让整个团队模仿学习,行业前辈在交流中却屡次提及这位的言辞对自己和机构所带来的伤害;另外一位是一个特立独行风格独特的人,提他的机构工作人员表示每次和他对话压力都很大,因为他总是尖锐地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不停的发问,当你找到问题的答案时,他已经在问新的问题,他们说感谢这位因此带来的不停的思考和成长,虽然过程中体会到诸多压力。


整个行程走下来,我发现对西安公益真正产生改变的影响力,不是那些在一线城市或者公益行业有影响力的基金会和声名在外的项目,而是像新公民计划、桥畔计划、和平台等这种既有小额资助又有陪伴成长的组合拳,还有其中一家机构的战略规划在经过一线城市两家行业最知名的机构帮助过后无法落地,最后还是另外一位行业前辈结合组织现状,又有个人陪伴的方式成功地帮助其解决了问题。

对我的启发和思考

“面对面,生命才会有影响力”,在地的人才会有最大的收获,那些辛苦的奔走,那些高能量的对话,那些在这个城市的种种细节,让我们充分地体会到这个城市和人们的生命状态,进而开始回照我们自身的发展,所以我鼓励一线城市的朋友下次出差到二三线城市能有更加贴地的接触,作为伙伴和本地朋友一起吃住和行走。

另外有的时候,尤其是做人的工作,需要抛弃脑海固有的框架和计划,虽然有可能遭遇到不可预测的意外,但也充满了发现的惊喜,如果我们有了严密的计划并照此执行,你只会看到你想看到的,而不是声名她本来的模样,于是人就被项目化了,成为了报告里的一堆数据。

西安之行中有很多遇见冲击甚至动摇了我固有的价值观,比如没有“市场”的组织是否值得被支持,把个人等同于机构圣洁甚至牺牲式的坚持是否值得被点赞,很多东西依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我很庆幸能看到他们。

我也很欣喜地看见被我们影响到的一线城市的资助性项目官员采用了不仅去看平台机构也深入草根伙伴的走访方式,不被代言的深访,才有可能获取真实。

后语

以上只是我短暂停留西安遭遇本地公益的惊鸿一瞥,片面之词,特别欢迎朋友们一起探讨和拍砖,共同推动西安公益走出城墙,走向合作和共创。

感谢天爱、纯山和众益,感谢家乐、春天和老兵,感谢所有促成西安之旅的人们!

明天,我们即将再次上路,走向24城的第二站-山东淄博,让24城再飞一会,让我们继续拥抱那些真实的生命和生活!

备注:行文匆忙,如描述有误,欢迎后台留言指正,我们来进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