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新生——对话正荣公益基金会古厝保护项目负责人 文/张敏

  一片竹林,两三间瓦房,四五亩田地,数千册藏书,晴天就下田耕作,雨天就闭门读书。如此,可称为“理想”的人生。温和的闲情逸致和理想中的生活应该从未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消散,晴耕雨读,莳花种树,露天客厅......浮生如梦,居所是梦最好的载体。

  六月中旬最炎热的一天里,我们从福州市区驱车近一小时,到达了正荣公益基金会的古厝保护项目“归农书院”和“稼穑轩”。公益基金会的办公现场就设在尚在修复中的老宅子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们在屋外就听见正荣公益基金会古厝保护项目的负责人细雨在交代她助手去买绿豆给正在高温下施工的工人师傅门熬绿豆汤消暑。我们的采访便是在细雨的临时办公室内进行的。

  《正荣会》:正荣公益基金会古厝保护项目的缘起是什么?

  细雨:一开始我们只是在关中村开展我们的生态农园和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后来,随着对村子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们发现当地很多村民已经放弃了传统庭院群居的生活方式,开始建造独门独院的小砖楼过小家庭式的生活。也因此村中有很多古厝祖屋因为原住民的搬离而被闲置,这些老宅子大多数最后都难逃荒芜坍塌的命运。我们看到这些承载着传统庭院生活记忆的百年老屋因废弃而即将消失,就想着我们能不能为此做一些事情。

  经过一年多的思考和讨论,正荣公益基金会依托故乡农园和关源社区大学,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和参与古厝的修缮保护和使用,并且引入相关文化团体和人士,让社区的营造可以扎根,通过这个项目,希望能引起人们对传统晴耕雨读的社区生活模式的思考。

  《正荣会》:为何在众多老宅子中选中目前这座?这座古厝历史上为哪个家族所有,传承了几代人?

  细雨:在前期筹备阶段,我们对周边的古厝进行了考察,经过综合考量才选中目前这座的。我手边的这个册子,就是这座宅子后人借给我的族谱。从族谱上我们看到,这座宅子大约是在光绪年间的时候,由这个家族第十八世一位叫做林时遵的人开始主持修造的。宅子传到现在,大约传了5代人,经历了近200年的风风雨雨。这座宅子是村子中唯一一座南北朝向的老房子,是福建清末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主要为土木结构,有80公分厚的土墙,梁、柱等均为木结构。

  现在这座宅子有产权的有10户人家,有些人离开老宅已经20多年了,大多数人十年前也已经搬出去了。最晚搬出去的是我们办公室所在的这间的户主,是四年半前搬走的。你看我们对面的那间厢房已经完全坍塌了。整座宅子在修缮之前其实已经无人居住,是座危房。

  《正荣会》:古厝后人对正荣公益基金会这个项目从开始到现在所持的态度是?

  细雨:与古厝后人探讨古厝保护的方案是我们前期花最多时间的事情,其中也经历了很多曲折和反复。牵头与我们商谈这座宅子规划的人叫做林善旺,他是这座宅子的产权人之一,也是这个村的主任。善旺年纪不大,但是在家族中辈分不小,很多年纪比他大的人还得喊他叔、伯。善旺的态度是,这座老宅子现在也不会有人来住了,但是如果不修不住的话,老房子的将来一定就和我们对面那座塌掉的厢房的结果是一样的。老祖宗传下来的祖产在自己手上塌掉,在善旺看来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可是之前因为人力、物力及产权复杂的问题,又很难对老宅子进行通一的修复。最重要的是,修完之后做什么用,是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这也是很多民间老宅子面临的同样的尴尬。房屋说到底还是用来使用的,只有有使用功能,房子才能活过来。

  善旺和其他屋主一开始对我们还是有所顾虑的,主要是担心我们糟蹋了老房子。所以我们前期用了非常多的时间来沟通我们对老房子的维修方案,以及日后的使用方案。历经半年的时间,我们终于在一些大的理念和方向上达成了一致。在开始动工修缮的前一段时间,善旺几乎每天都会过来转转,大概是过来看看我们都在做些什么吧(笑)。但是在看了我们的一系列修缮举措后,现在他就比较放心了,偶尔还会过来给师傅们送些消暑的绿豆汤什么的。

  《正荣会》:目前工作进展到哪个阶段,预计什么时候完成?

  细雨:我们是4月30号举行启动仪式的,5月8号左右开工。现在在翻盖瓦片,以及逐条检查腐坏的瓦条并进行替换。前段时间由于雨水太多影响施工,而近期又高温酷暑,工人师傅很是辛苦。后期还有包括:通风、采光、借景、通电、通水、排污等问题需要解决。最后我们还会根据功能区的划分进行内部装饰的设计,预计10月底能全部完工。

  《正荣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细雨:因为这是一座200多年的老宅子,当初造宅子的人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我们刚来到这所老宅子的时候,里面非常的阴暗潮湿,你看这些原来的还没改造过的窗户都非常的狭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通风和借景的功能。我们在征求了很多专家的意见后,在一些原有的窗户上进行了改造,使原来的窗户变大。在200多年的老土墙上开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土墙经过风吹雨打已经有很多的裂缝。因此选择在什么地方开窗很重要,并且开窗后还要不影响房屋安全以及房屋的原有风格。这是一件既对技术有要求,又对美学有要求的事情。为此,我们也请了很多专家学者到现场来考察,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这个问题目前算是得到了解决。

  另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就是排污,设计师和工人正在想办法解决。接下来,我们还会引山上的山泉水下来,解决用水问题。通电的问题,现在看来困难倒是不大。

  《正荣会》:设计、施工分别由怎样的队伍来完成?

  细雨:在设计上,因为前期我对这座老宅子比较熟悉,对整个项目的规划、定位也比较了解,所以我画了一份手绘的平面图,后期我们还请了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测量和设计规划。在施工上,现在好手艺的泥瓦匠、木匠等并不好找,你看到的我们现在正在施工的这些工人师傅很多都参与过三坊七巷等的施工,因此在技术上,还是有保障的。事实上,修一幢这样旧的房子,工人师傅的工作量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修一座老宅子花的时间大概可以建两座新的房子了。

  《正荣会》:当地人对正荣公益这个古厝保护项目的态度是?正荣这个公益项目有没有给当地的人文生态带来一些影响?

  细雨:很多观念的影响应该是潜移默化的吧。通过我们对“归农书院”这座古厝的保护和改造,周围的很多村民开始对他们原来已经废弃等着拆迁的老宅子重新重视起来,开始觉得这些老宅子是有价值的东西了。我们一开始在关中村只有“归农书院”这一个项目,后来旁边的另一座古厝的主人看到我们的一系列修缮工作后,对我们所做的事情很感兴趣,也有意愿把他们的老宅子也交给我们来修复、改造和重新规划使用,于是我们又有了后来的“稼穑轩”。

  重新认为老宅子是有价值的东西,是唤起村民对老宅子重视的第一步。其它更深层次的东西,例如对居住形态的思考等,就需要更长期、更多社会力量的介入了。

  《正荣会》:古厝保护,就是在旧的东西上重新赋予它新的生命,请问你们是如何理解这里面的“新”与“旧”的,以及如何在这之间做到平衡?

  细雨:“新”和“旧”其实是两个很有意思的概念,特别是在古厝改造这件事情上。古厝在近三百年前是“新”的,但经过时间的洗礼变成了“旧”的,而今天我们通过修缮以及为它规划新的用途,又使它焕发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新”。

  房屋也是有生命的,我们都知道,再好的房屋如果没有人居住,便会很快破败。一座有生命的房屋,一定是能适应这个时代人使用需求的。像这样既够不上文物级别但又有年头的民宅任其颓败是一件很令人痛心的事。古厝改造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同样还是“新”和“旧”的碰撞,这种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见得都是坏事。如何在“新”和“旧”之间达到平衡,才是我们要持续思考的问题。

 


归农书院修复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