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的知心姐姐——福州日报

文章来源:http://fujian.hexun.com/2013-09-16/158078071.html

    “Anna姐姐,你来了!”9月10日上午,一个身穿粉色短袖T恤的女孩出现在红光苑小学门口,一群孩子们都飞奔过去,他们有的拉着她的手,有的拽着她的双肩包,还有的直接把零食塞到她的手里。

  这个“粉短袖”就是张洁,今年29岁的她,曾是广州的资深社工,去年她从广州辞职,带着广州工作所得的经验,回到家乡福州。上学期,她在晋安区红光苑小学建立“菁英地带”社工站,成为福州第一个驻校社工。这半年多来,她逐渐成为孩子们不可缺少的“伙伴”和“知心姐姐”。

  农民工子弟校的“社工站”

  红光苑小学是一所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因为家长没有精力教育,这里不少孩子出现一些“行为偏差”,轻的可能是孤僻、厌学,严重的则可能出现叛逆甚至逃学。张洁不愿意用“问题学生”的字眼,她称孩子们是“行为偏差”,她想要做的,就是纠正这些孩子的行为偏差。

  沿着简陋的楼梯,记者来到“菁英地带”社工站,这是一个由木板隔成的不足20平方米的小房间。房间正中摆放着一排书架,上有各种儿童读物。书架刚好把房间分隔成两部分,一边摆放着破旧沙发和桌椅,这是孩子们的“心理治疗室”;另一边是“阅读室”。“这学期学校招了很多新生,教室不够用,阅读室的椅子拿去给同学们用了。”张洁一边整理图书一边告诉记者。

  对待行为偏差孩子,她有一套

  “刚到学校时,孩子们对我可没有这么热情。”张洁还记得自己是3月11日建立这个社工站的。“从那天开始,我每天都比孩子们早到学校,每天都比他们晚离开。”张洁告诉记者,她每天早晨都在校门口向每个走进校园的学生打招呼,“一开始孩子们对我的热情没有反应,还有的孩子朝我翻白眼”。

  “其实对待孩子们,重要的是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张洁说,由于家庭原因,很多孩子都会出现孤独感,并且觉得交朋友存在障碍。“为了消除这种障碍,我成立了"社交小组",教孩子们怎么去交朋友。”在社工站门外的走廊里,有一个大大的“心”形,上面贴满了孩子们的留言。留言大都是“我想交朋友”等内容,还写上了班级和姓名。“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在"社交小组"的活动中提出各种和小伙伴们交朋友的方法。现在,他们见到差不多年纪的孩子,会上前主动问好,还会进行各种交流。”张洁说。

  最苦恼的就是人手问题

  一到下课时间,小小的社工站里就挤满了孩子。“Anna姐姐,我要借这本书看!”一个小男生举起手里的书。“不行,你要先去洗手!”一个小女生说。张洁告诉记者,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责任心,她在学校里选了15名孩子作为社工站的“小管家”,负责维持秩序,为同学们服务。“小管家”的选择标准不是看这个孩子学习有多好,而是看孩子们谁更有责任心。

  “这半年来,很多孩子们表现很好,孩子们有心里话和苦恼事都会和我说。”这让张洁很有成就感。她告诉记者,自己目前有一个长期跟踪调查的对象,通过校内和校外的活动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这项工作时间很长,可能要两三年”。

  现在张洁最苦恼的就是人手问题,因为孩子太多,她一个人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从这学期开始,我打算开通信箱,通过回信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张洁希望能有更多热爱社工事业的人加入“菁英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