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新生】老手艺:郑兴利的剪刀


正荣公益基金会与《HOMELAND家园》杂志联合发起的“手艺新生”公益项目,目前已经进入招募设计师阶段。“手艺新生”项目希望征集到年轻设计师与艺术工作者,拜访这座城市的老手艺人,扎实地学习他们日常的技艺,在传统手艺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审美与新设计理念,希望两个时代的碰撞带来新的灵感。这些手艺再设计、并制作完成后,不仅将构成展览,同时我们也将尽力把其中优秀作品生产出来融入生活。

今天我们推送的福剪是“手艺新生”项目中6种福州本土老手艺中的一种。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们将会陆续推送介绍【手艺新生】公益项目中其他老手艺人和他们的老手艺,敬请关注!

 

郑兴利的剪刀 

 

若是能再回到茶亭街尚未拆迁的前几年,也许我们的找寻就不会那么辛苦。百余年来,作为福州手工业最集中的街市,各门各类生活之所需都能在这里找到,“福州三宝”之一的角梳便在此发源,鼎盛时期光是叫得出名号的角梳店都有十数家。今年休整后的茶亭街终于得以重新开市,然而却未见几家老店搬回。那些手工老店早已散落到市区各个角落,当年最后一批撤出的百年老店“郑兴利剪刀铺”,要不是郑德官老人带着去,估计很难找到躲在偏僻的长乐南路福州冷冻厂旁的这爿店面。

去到店里的午后,郑老的二儿子郑隆新正赶制着一批制衣工厂的剪刀订单,拿着锤子在那里敲敲打打,店里的角落放着一些整齐码好的剪刀胚,本想细细翻看,郑老马上提醒,工匠做的这些剪刀胚都是一对一对搭配好的,不是随便两片都能凑成一柄,不像机器冲压出来的那样大小均匀,所以每柄手工锻造的剪刀会有细微的差别,可以说每一柄都是独一无二的。

 

自清末起,福州鼓山横屿乡便以剪刀闻名,特别的“夹钢”手工锻造工艺让其区别于外地一般的机器冲压做出的剪刀,锋利无比,经久耐用,横屿乡也成为了“福剪”的发源地。郑老的祖父郑兴利早在1904年便于福州横屿乡制作剪刀。1914年,第二代传人郑金财将剪刀铺迁到了茶亭街,郑德官就是在不绝于耳的叮叮当当声中长大。从小便看着父亲打制剪刀,后来顺其自然地入行学艺,几代下来,工艺不断改进,在父亲手上已经研制出十几种剪铁的专用剪刀,成为当时的“铁剪王”,几乎是“剪铁如布”。郑德官又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不同行业的专用剪,90年代“郑兴利”剪刀还在德国获得了国际园林器材展览会的最高奖。抗战期间,有人将“福剪”的这种手工锻造工艺带到台湾,十分受欢迎,现在台北还有“德隆”与“玄隆”两家老铺,近年因后继无人手艺失传,只能每年从郑兴利剪刀铺购进还是老手作的“福剪”。

虽然茶亭街的旺铺一去不回,现在略显冷清的店面让老铺生意大不如前,只有一些知道的老顾客与固定的工厂订单,想要有新的客源实在是有点困难。但让郑德官十分宽慰的是,现在已经有了第五代传人,他的孙子郑力立刚至而立,却已经有了10多年的从业经验,手艺颇得老辈赞许。

 

剪刀铺的工匠都没有周末休息的概念,对于年轻的郑力立来说,这的确是有别于其他年轻人的生活,但他也没有觉得不适应,在他眼里,承接家族老手作是一件命中注定的事情,父亲郑隆新可是从8岁就学起。度过了初学那段受点伤挨点骂的时光,也就没有什么压力,一柄一柄的剪刀做出来,这种手作带来的踏实感也是同龄人难以拥有的。相比较于早年为了在一天内赶完全部工序从凌晨三点做到晚上八点,现在已让他觉得轻松了不少,爷爷将技术与要求告诉到横屿乡的乡里,剪刀胚就基本由他们提供。郑力立和父亲在店里做后期的工序,这后期的工序也还是有数十道,一天大概工作9个小时,他和父亲两个人顶多能做150柄剪刀。

郑力立说他的烦恼,居然也是担心老手作的失传,虽然他早就掌握整套的工艺,但是目前打胚一环暂时交由乡里老辈来做,而乡里们的下一辈大多不愿接手再做,辛苦的老手作有几个年轻人能承受?他不知道自己未来是否能够保证剪刀铺的生产。聊天的最后,他突然问起,“知道苏苏酱鸭吗?几年前老人中风了,无妻无子很可怜的。”也许,每一种老手艺都有它们不同的命运,就像每一柄剪刀都该是独一无二的,毕竟它们都凝聚了不同的心思与故事。

 

传统手工锻造的福剪造型简单、经久耐用,HOMELAND特别挑选出其中几款适于家用的福剪,于网店中展示、贩售,详见: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41182147764

这次我们将寻找1至2位年轻设计师或艺术工作者,在已有百年历史的福剪老铺学习了解“福剪”制作工艺。郑力立表示制作过程有一定危险,需要十万分的认真。

未来HOMELAND也许会提供一批郑兴利剪刀铺与年轻人共同合作的新福剪,与老福剪一样实用,同时更接近当下的审美,让老手艺重回生活,敬请关注。

“手艺新生”项目细则请点击http://www.zrgy.org/news_view.asp?aid=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