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荣专项救灾--“云南鲁甸地震紧急救援行动”项目报告

一、灾难背景: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鲁甸县龙头山镇,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灾区最高烈度达Ⅸ度,Ⅵ度区及以上总面积约10350平方千米,共涉及云南、四川、贵州3省。其中,云南省面积约8490平方千米,四川省面积约1530平方千米,贵州省面积约330平方千米。截止8月13日,据云南昭通鲁甸抗震救灾指挥部消息,地震造成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永善县和曲靖市会泽县108.84万人受灾,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房屋倒塌25156户,78486间;严重损坏35177户,110104间;一般性损坏151165户,466125间。

 

二、调研行动:

    地震发生后,福建省正荣公益基金会第一时间响应灾情,与NGO备灾中心迅速建立沟通机制,支持NGO备灾中心派遣救援队伍前往鲁甸地震灾区开展紧急救援行动。8月4日,NGO备灾中心紧急救援团队前往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地震灾区开展紧急救援工作,在鲁甸县国家税务局三楼设立正荣公益基金会、NGO备灾中心“8.03鲁甸地震紧急救援行动联合工作站”。

 

项目工作报告(8月4日至9月4日):

(1)建立前线紧急救援行动联合工作站,统筹紧急救援行动。

8月4日晚,紧急救援团队第一批4人抵达昭通市鲁甸县,随即在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帮助下建立前线联合工作站,开展紧急救援工作。

8月5日,NGO备灾中心张国远秘书长带领第二批救援团队抵达联合工作站。联合工作站由来自湖南长沙市大爱无疆公益文化促进会、重庆市扬华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等社会组织救援人员共13人组成。

8月9日,联合工作站龙头山镇灰街子安置点前线工作站成立。联合工作站日常工作由张国远秘书长负责统筹协调。

 

(2)开展重灾区紧急需求快速评估与物资救助工作。

    组织开展快速评估——从8月5日至8月9日,工作团队分批次前往鲁甸县火德红镇、龙头山镇和小寨街道开展需求快速评估工作7次。


调研人员在火德红镇鹊落村烂泥箐社展开深入调研。

   1.加强与社会组织协同开展紧急救援合作。联合工作站吸纳来自各省市的5家NGO组织,并争取到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黄晓明明天爱心基金,中国扶贫基金会,益云(公益互联网)社会创新中心等基金会和信息工作平台开展紧急救援合作。

各组织代表在联合行动办公室座谈合作事宜。

 2.按需开展紧急救援物资采购与发放。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黄晓明明天爱心基金支持下在鲁甸县人民医院,鲁甸县勤益幼儿园安置点,火德红镇集中安置点,龙头山镇灰街子安置点、光明村等地发放紧急生活包480个、棉被130床、床65张、枕头130套、脸盆350个,碗筷130套、净水袋120个,直接受益2000余人。

紧急救援队在光明村10组发放净水袋。


志愿者在县城安置点发放棉被和床。

8月30日,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黄晓明明天爱心基金与日本SVA(Shanti Volunteer Association)的支持下,NGO备灾中心工作人员与SVA项目官员木村万里子一行来到龙头山镇灰街子安置点,联合为安置点灾民采购并发放400袋大米和400桶油,帮助2000多名灾民临时解决短期口粮问题。


联合日本SVA项目官员木村万里子为灰街子安置点发放大米和油。


组织NGO组织参与救灾工作交流会。依托正荣公益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与30余家NGO组织负责人进行工作交流。

 

(3)开展灾后需求调研工作。

1.多方收集了解灾区灾情信息。鲁甸前线工作站建立后,争取到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IDMR)加入联合行动团队,学院顾林生院长多次带领联合工作站团队与国家民政部、国家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8.03鲁甸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国扶贫基金会、壹基金、鲁甸地震原点大本营等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交换一线灾情、紧急救援和物资发放信息,了解灾区阶段性灾后安置重建工作计划。

2.开展“8.03鲁甸地震灾害评估及灾后需求调研”。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的支持下,来自清华同衡清华同衡规划院、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云南大学、国际美慈、澳门同济慈善基金会、NGO备灾中心组织的专家学者共19人组建调研工作团队,在鲁甸县、巧家县重灾区开展需求调研工作,项目调研报告预计将于9月5日在昆明召开发布会。


调研组正在龙头山镇翠屏村了解当地受灾及物资发放情况。


3.多方协同,助力因震受伤人员康复服务平台。工作站人员多次前往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鲁甸县人民医院了解地震伤员医疗救治情况,与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单位沟通伤员康复后续服务工作计划,牵头搭建地震伤员康复服务平台工作,依托IDMR资源优势派遣MPT、MOT、灾害护理的专家及学生到昭通开展康复、心理等方面的援助;筹建因震受伤康复返乡人员快捷服务数字信息平台,建立受伤康复返乡人员信息数据库,持续性的开展支持康复和心理需求服务。


(4)建立灾后重建NGO工作支持平台。

与IDMR合作设立“灾后重建社会组织资源协调与能力支持中心”,由联合工作站负责日常执行工作,为参与鲁甸地震灾害重建工作的社会组织提供咨询和培训服务。

8月18日,来自24家NGO组织的代表参加中心组织开展的信息救灾用户体验工作坊,交流信息救灾及社会组织需求。


8月20日,来自云南、四川、重庆、广东、湖南等地的21位NGO组织代表在中心的组织下就社会组织参与鲁甸地震灾后重建中的主要难题和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灾后重建服务的有关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8月21日,中心与益云(公益互联网)社会创新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将搭建涵盖社会组织重建工作信息、灾区信息汇总、因震受伤康复返乡人员快捷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鲁甸灾后重建数字地图。


(5)促进灾害管理技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

利用NGO备灾中心专业优势,吸引来自香港、日本等地的组织共同探讨参与灾后重建合作事宜。8月23日,香港理工大学霍小铃教授一行4人来到中心,与24位社会组织代表交流灾害重建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工作。香港理工大学将依托IDMR社会组织支持中心开展一线社工及社区服务人员专业能力培训。


8月28日,日本SVA(Shanti Volunteer Association)木村万里子一行2人来到中心办公室,与IDMR顾林生院长、NGO备灾中心张国远秘书长交流鲁甸地震灾情,顾林生院长向木村万里子一行详细介绍了鲁甸地震受灾情况并与木村万里子一行就共同参与灾后重建工作合作方式进行了探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国际组织与灾后重建办公室一起探索重建合作事宜。


联合工作站为日本SVA项目官员木村万里子一行介绍灾情。

未来2-3年,NGO备灾中心将利用四川巨灾重建经验,采用“社会组织对口援建”的方式,来支持云南本土社会组织开展灾后减防灾教育、社区服务、社区生计发展等工作,推动云南本土社会组织发展和社会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三、财务报告

正荣公益基金会拨款共计人民币350000元,本项目实际支出人民币35019.27元,超支19.27元由本机构自行承担。详细财务收支决算见附图。